如何面對邪惡

2020年10月4日

常年期二十七主日 (甲年)

「最後,他派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裏去,說:『他們定會尊敬我的兒子。』但是佃戶看見是他的兒子,就彼此說:『這是繼承人;來!我們殺了他,就能得到他的產業。』於是他們抓住他,把他推到園外殺了。」瑪竇福音 21:37-39

佃戶的比喻中的這段描述實在令人不寒而慄。假使在現實生活中有位父親派兒子到葡萄園去收果子,他必定會因為邪惡的佃戶謀殺了他的兒子而驚愕失色。倘若他早知道這等惡事會發生,他必然不會派親生的兒子去邪惡的佃戶那裏。

這段經文部分的用意是要使人看出理性思考與非理性思考的差異。經文中的父親派出親生的兒子是因為他相信佃戶是講道理的人,他覺得佃戶會尊敬他的兒子。然而兒子所面臨的卻是一群邪惡的佃戶。

面對因邪惡而生的極端非理性言行是一個令人驚駭、絕望、恐懼又困惑的經驗,但是我們應當避免陷入這種負面情緒。相反的,我們應該謹慎地分辨自己是否面臨到邪惡的意向。假使比喻中的父親分辨出邪惡的臨在,他就不會派遣自己的兒子了。

我們也應如此。有些時候我們必須明白指出邪惡的臨在,而不是單單用理性去分析處理問題。邪惡是非理性的。我們不能期望與邪惡講道理或是談條件;我們只能抗拒邪惡,而且必須全力抗拒它。因此耶穌這個比喻的結尾是這樣的:「那麼,葡萄園的主人來到時,要怎樣對待那些佃戶呢?他們回答說:『他要毫不留情地消滅那些惡人。』」(瑪竇福音 21:40-41)

今日讓我們一同反省自己是否曾面臨邪惡的意向。記住這個比喻帶給我們的教訓:生活中往往可以用理性處理事情,但有些問題只能寄望天主的正義。當我們面臨完全的邪惡,我們需要依靠聖神的力量及智慧,學習分辨的技巧,並且勇於指出邪惡的臨在。

主,懇求祢賜予我智慧及分辨的能力。懇求祢幫助我以理性面對那些心胸開放的人,也懇求祢依祢的聖意賜予我堅強的勇氣以及祢恩寵的大能。親愛的主,我將我的生命奉獻給祢,願做為祢所用的器皿。主耶穌,我信靠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