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
聖灰禮儀星期三 (甲年)

你父在暗中看見,必要報答你。瑪竇福音 6:4b
四旬期開始了。四十天的時間來祈禱,禁食,並在愛德中成長。我們每年都需要這段時間來檢視反省我們的生活,遠離我們曾犯下的罪惡,並增進天主深切願意賜予我們的德行。四旬期的四十天仿效的是耶穌在曠野中的那四十天。事實上,我們不只是要效法耶穌在曠野中的那些日子,我們更應該偕同祂,在祂內,並藉著祂一起度過這四十天。
耶穌本人並不需要透過在曠野中禁食祈禱四十天來增進祂的聖德。祂已經是神聖的。祂是天主的聖者。祂是完美至善的。祂是至聖聖三的第二位。祂是天主。然而耶穌去到曠野中禁食祈禱,為的是要邀請我們跟隨祂,好能領受當祂承受四十天的磨難時,祂在祂人性中所展現的轉化的特質。你準備好要和主耶穌在曠野中一同度過四十天嗎?
在曠野中,耶穌在祂的人性中呈現出各種的完美至善。儘管除了天主之外沒有人見證這一切,但是祂在曠野的這些日子對人類是富有成效的。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富有成效的。
我們應當進入的「曠野」並非周遭的人所能看見的,唯獨只有天主看的到。它是「隱藏的」,因為我們聖德的成長並不是因為貪圖榮耀,或是為了自吹自擂,沽名釣譽。在這四十天中,我們所應當進入的「曠野」應該能夠轉化我們,引導我們進入更深的祈禱,擺脫一切不是出自天主的想望,並且讓我們對每天遇到的人事物充滿愛德。
在這四十天中,我們應當祈禱。正確地說,祈禱指的是我們在心中與天主對話交談。我們不該侷限於參與彌撒或是誦讀經文。首先要了解這點,祈禱是與天主親密的內心交談。我們向天主傾吐,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傾聽,內化,理解和回應。如果缺少任何一個特色,祈禱就不是祈禱了。它就不是與天主的「對話交談」。而是我們一個人自言自語罷了。
在這四十天中,我們應當禁食。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,我們的五官時刻受到許多活動聲色的刺激。我們的雙眼雙耳總離不開電視,收音機或是電腦的訊息。我們的味蕾常常飽享各種美食,甜點和安慰性的舒適食物。我們的五官需要從世界的感官衝擊中休息片刻,這樣我們才有機會轉向更深刻的滿足-那就是與天主的共融。
在這四十天中,我們應當施捨。我們常在不經意之中受到貪婪的控制。我們想要這個,要那個。我們消費越來越多的物質。我們之所以這麼做,是因為我們試圖從世界中獲得滿足。也因此我們需要擺脫會使我們分心、遠離天主的這些事物,而慷慨施捨就是幫助我們擺脫的最佳途徑。
今日讓我們一同反省三個簡單的行動:祈禱,禁食,施捨。試著在這個四旬期間,用一種唯獨天主能知道的隱密方式來實踐這三項行動。如果你這麼做,主耶穌必會在你的生命中行更大的奇事,遠遠超出你的想像。祂將會從禁錮我們的自私傾向中釋放我們,祂將使你能以一個全新的層次去愛祂以及你身旁的人。
主,在此四旬期,我將自己奉獻於祢。我自由地選擇在這四十天中進入曠野,我自由地選擇要祈禱,禁食,並且以超乎過往的方式奉獻我自己。我祈願在此四旬期,我的內心能受祢的轉化。親愛的主,求祢釋放我,幫助我擺脫一切妨礙我全心愛祢及鄰人的事物。主耶穌,我信靠祢。